校园心理

专题策划·情绪障碍与心理健康

  • 感恩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失眠症状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陈维明;李玲;詹维;王东方;范方;

    目的 探讨失眠症状和心理弹性在感恩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6条目感恩问卷、3条目失眠症状问卷、10条目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2条目患者健康问卷对1 39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青少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4.4%。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状与感恩(r=-0.38,P<0.05)、心理弹性(r=-0.47,P<0.05)呈负相关,与失眠症状(r=0.46,P<0.05)呈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感恩对抑郁症状的总效应值为-0.45,其中直接效应值为-0.16(占总效应35.6%);总中介效应值为-0.29(占64.4%),包含3条显著路径,分别为感恩→失眠症状→抑郁症状(间接效应值-0.14,占31.1%)、感恩→心理弹性→抑郁症状(间接效应值-0.13,占28.9%)、感恩→失眠症状→心理弹性→抑郁症状(间接效应值-0.02,占4.4%)。结论 失眠症状和心理弹性在感恩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效应。

    2025年05期 v.23 369-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父母冲突与中学生抑郁的关系:认知融合和学校联结的作用

    李杰;张珊珊;

    目的 为探讨父母冲突与中学生抑郁关系,以及认知融合与学校联结在两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儿童感知父母冲突量表、认知融合问卷、学校联结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 04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父母冲突对中学生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8,P<0.001);(2)认知融合在父母冲突与中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0,P<0.001);(3)学校联结在父母冲突与中学生抑郁关系的直接路径及后半段路径上起调节作用。结论 父母冲突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认知融合间接影响抑郁;学校联结调节了父母冲突与中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认知融合和中学生抑郁的关系。

    2025年05期 v.23 376-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初中生恶意创造力的关系:特质愤怒的中介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

    聂莞霞;张黛璇;张竞兮;孔德生;穆乃外尔·达伍提;

    目的 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影响初中生恶意创造力的内在机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的一所中学中抽取68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童年期心理虐待与特质愤怒、恶意创造力和同伴侵害呈正相关(r=0.81、0.50、0.53,P<0.001);特质愤怒与恶意创造力、同伴侵害呈正相关(r=0.58、0.57,P<0.001);恶意创造力与同伴侵害呈正相关(r=0.59,P<0.001)。(2)以性别、同伴侵害为控制变量时,童年期心理虐待不能正向预测恶意创造力(β=0.03,P>0.05),特质愤怒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恶意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9.7%。(3)以同伴侵害为控制变量时,性别调节“童年期心理虐待→特质愤怒→恶意创造力”这一中介模型的前后半段路径(β=0.15、-0.24,P均<0.001)。具体而言,相较于男生(β=0.57,P<0.001),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女生特质愤怒的正向预测作用更显著(β=0.73,P<0.001);而相较于女生(β=0.30,P<0.001),特质愤怒对男生恶意创造力的正向预测作用更显著(β=0.54,P<0.001)。结论 心理虐待不利于青少年养成温和的脾性,进而增加恶意创造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2025年05期 v.23 383-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初中生学业成绩 焦虑与抑郁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

    潘康;傅亚强;

    目的 探究初中生学业成绩、焦虑和抑郁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方法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9项患者健康问卷,对354名初中生进行间隔一学期的3次追踪测量,并采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1)前期的学业成绩可以较好地负向预测后期的抑郁水平(β=-0.071);(2)前期的对人焦虑(β_1=0.159,β_2=0.147)、过敏倾向(β_1=0.238,β_2=0.188)、身体症状(β_1=0.327,β_2=0.156)可以较好地正向预测后期的抑郁水平。结论 依据控制价值理论,解释了学业成绩、焦虑与抑郁的纵向预测关系,学业价值感和主观控制感构成了抑郁水平的有效预测因素。

    2025年05期 v.23 39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作者·编者·读者

  • 关于研究伦理问题的说明

    本刊编辑部;

    <正>根据《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论文涉及的研究未按规定获得伦理审批,或者超出伦理审批许可范围,或者违背研究伦理规范,应界定为违背研究伦理。违背研究伦理的表现形式包括:1.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未按规定获得相应的伦理审批,或不能提供相应的审批证明。2.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超出伦理审批许可的范围。

    2025年05期 v.23 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本刊编辑部;

    <正>根据《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对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进行界定,以下行为均属于学术不端,我刊投稿作者应规范写作,正确表述自己的科研成果。1.剽窃(plagiarism):采用不当手段,窃取他人的观点、数据、图像、研究方法、文字表述等并以自己名义发表的行为。

    2025年05期 v.23 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关于来稿图片发表需遵循的原则

    本刊编辑部;

    <正>来稿图片要求精练,设计应正确、规范,应有图题。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下方注释中,注明图中使用的全部英文缩写的中文全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如有引自他刊者,请注明出处。图注的顺序编号采用英文字母,如“a.b.”。此外,图片的刊登尚需遵循以下原则:1.不可用图注代替图题。2.不要对一张图片的局部进行增强、模糊、移动、移除或插入新内容等操作。

    2025年05期 v.23 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健康体重·健康心理

  •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中学生抑郁的影响:体像比较 身体不满和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多重序列中介作用

    魏川馨;周铭宇;张珊珊;

    目的 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中学生抑郁的影响,以及体像比较、身体不满和限制性饮食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Facebook监视使用量表、体像比较量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的整体分量表、荷兰进食行为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1 20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中学生抑郁呈正相关(r=0.48,P<0.01);(2)体像比较、身体不满和限制性饮食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中学生抑郁之间起多重序列中介作用,即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分别通过限制性饮食、体像比较→限制性饮食、身体不满→限制性饮食、体像比较→身体不满→限制性饮食对中学生抑郁起间接作用。结论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体像比较、身体不满和限制性饮食间接影响抑郁。

    2025年05期 v.23 397-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论著

  • 江苏省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张曼玉;封慰;

    目的 分析江苏省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干预政策,提升大学新生适应水平提供实证支撑。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11月至12月抽取江苏省苏州市、泰州市、淮安市5所高校的2 057名本科新生纳入研究,采用特质自我控制量表(SC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生活倾向问卷(LOT-R)等工具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变量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得分进行比较,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积极应对方式、乐观倾向与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均呈正相关(β=0.212~0.444,P<0.001),生源地与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呈负相关(β=-0.033,P=0.018)。结论 江苏省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自我控制能力、积极应对方式、乐观倾向是影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水平的重要因素。

    2025年05期 v.23 404-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青少年短视频过度使用的现状及其对注意力的影响

    刘彩玉;张雨炘;王思茹;卢春丽;

    目的 探讨青少年短视频过度使用的现状及其对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短视频过度使用问卷、青少年注意力测验、中学生自我控制正式量表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对青少年进行测量,共收集712份有效问卷。结果 (1)短视频过度使用与自我控制存在负相关(r=-0.512,P<0.001),与多动注意不能存在正相关(r=0.364,P<0.001),自我控制与多动注意不能存在负相关(r=-0.502,P<0.01)。(2)短视频过度使用不仅能直接影响多动注意不能,还能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多动注意不能,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47.5%。结论 青少年短视频过度使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多动注意不能,还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多动注意不能,减少短视频使用、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缓解青少年注意力问题。

    2025年05期 v.23 410-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在线学习期间健康状况研究

    李若宁;吕利明;魏怡;

    目的 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在线学习期间健康自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升混合式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某所医学院校336名本科护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本科生在线学习期间健康自评量表、Connor-Davison心理韧性量表2、学习者感知教师情感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在线学习健康自评总分为(34.0±17.2)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专业志愿选择原因、心理韧性及感知教师情感支持是本科护生在线学习期间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科护生在线学习期间健康自评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教育者应关注低年级、非自主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在线学习期间健康状况,通过提高护生专业情感、心理韧性及感知教师情感支持等提升在线学习期间健康自评状况。

    2025年05期 v.23 416-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自我概念清晰性在护理专业新生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作用

    陈雯琳;丁连地;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新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方便取样选取湖北省某高校370例护理专业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新生手机依赖条目均分为(2.52±0.69)分,述情障碍条目均分(2.48±0.47)分,自我概念清晰性条目均分(4.16±0.74)分。护理专业新生手机依赖与述情障碍呈正相关(r=0.391,P<0.001),手机依赖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负相关(r=-0.434,P<0.001)。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中介效应(β=0.149,P<0.001),占总效应的40.2%。结论 护理专业新生手机依赖高于一般水平,述情障碍不仅直接影响护理专业新生的手机依赖性,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产生间接影响。

    2025年05期 v.23 42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拖延消极元认知与消极学业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许赞辉;侯田雅;刘芯如;黄枞望;李思文;董薇;

    目的 探讨元认知能力和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以及拖延消极元认知与消极学业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元认知能力量表、学业拖延量表、学业情绪简版问卷、拖延元认知问卷对3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元认知能力与消极拖延元认知、消极学业情绪、学业拖延呈负相关(r=-0.141、-0.328、-0.403,P<0.05)。(2)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负向预测学业拖延(β=-0.536,P<0.01);拖延消极元认知(β=-0.042,P<0.05)以及学业消极情绪(β=-0.130,P<0.01)分别在元认知能力与学业拖延之间起单独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提升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建立积极学业认知和情绪调节策略对于减少学业拖延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5期 v.23 427-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短篇论著

  • 新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倪海;

    目的 了解新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某新工科高校998名学生进行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9.6%(295/998)的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亲有精神疾病[OR=2.033,95%CI(1.078,3.835)]、患过重大身体疾病[OR=2.606,95%CI(1.559,4.355)]、经历重大应激事件[OR=1.920,95%CI(1.139,3.238)]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而父母关系融洽[OR=0.504,95%CI(0.363,0.698)]、对所学专业满意[OR=0.582,95%CI(0.411,0.823)]、对未来有明确定位[OR=0.536,95%CI(0.388,0.740)]以及关注心理健康[OR=0.653,95%CI(0.468,0.911)]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建议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互助友善的集体氛围,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同配合,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5年05期 v.23 4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自我隐瞒 领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中介模型

    曾至杰;袁天霖;陈灿锐;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隐瞒、领悟社会支持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我隐瞒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对广州市2所大学院校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自我隐瞒和领悟社会支持能预测专业心理求助态度(β=-0.35,0.46,t=-3.86,6.94,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的自我隐瞒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F=44.55,P<0.01)。结论 大学生的自我隐瞒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影响其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2025年05期 v.23 438-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正念干预对大学生学习效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施恩;武春飞;綦盛楠;张毅;

    目的 探讨基于校园心理的正念干预对大学生的学习效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3年青岛黄海学院医学院新入校654名护理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实验组(326名)和对照组(328名),以大学生学习有效性菜单(CLEI)和计算机认知任务菜单(CCT)作为评估工具,实验组在心理学课程基础上融入正念干预教程,对照组则仅施教心理学课程,采用准实验前/后测试设计的方法,比较分析2组大学生学习效能和认知能力的变化。结果 2组大学生除年龄外,在负面基线特征、干预前/后测试CLEI及CCT未调整的delt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性别和基线值等混杂因素后,计算出测试的平均值,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CLEI单项评分均值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LEI总评分中实验组则高于对照组(P=0.009);实验组在CCT的数字警戒、反应时间、空间记忆和内存扫描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校园心理的正念干预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能和认知能力。

    2025年05期 v.23 443-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实践创新报告

  •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霍晓静;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融入各个学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从个性化学习计划、智能练习系统和实时反馈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报告具体的工作案例,助力学生快乐锻炼。同时,希望以此为路径解决体育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

    2025年05期 v.23 450-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案例报告

  • 支持性心理治疗抑郁高职学生1例

    张平;

    在药物治疗稳定症状的同时,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1例抑郁高职学生进行了10次咨询。来访者的先天气质、早年依恋经历创伤、家庭变故和失恋的生活事件与其抑郁发作有较大的关系。依据心理动力学和依恋理论,运用倾听、共情、支持、鼓励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来访者进行咨询。结果显示,来访者的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躯体化症状明显减少,对自身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社会功能明显增强。提示药物治疗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可改善高职学生的抑郁情绪和社会功能。

    2025年05期 v.23 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沙盘游戏疗法对儿童社交退缩行为干预1例

    何美娟;

    近年来儿童社交退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探讨沙盘游戏对于改善社交退缩儿童行为问题的效果,本研究对1名典型社交退缩儿童进行为期一个多月共计6次辅导,其中4次为沙盘游戏干预,每次50 min,2次为深入访谈。通过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教师问卷进行前后测评估,分析个案在沙盘干预的4个阶段(问题呈现、问题深入、感应转化、治愈成长)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干预后个案社交退缩行为减少,个案社交退缩量表得分从前测的23分降至后测的15分,主动社交互动增加。研究表明,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促进儿童社交能力的改善,可以在改善儿童社交退缩行为的实践中加以应用。

    2025年05期 v.23 45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