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晗;张珊珊;于凡迅;
目的 探究父亲在位与中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我价值感和情绪弹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父亲在位中文简式版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53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父亲在位与中学生抑郁呈负相关(r=-0.51,P<0.01),与自我价值感、情绪弹性呈正相关(r=0.56、0.37,P<0.01);(2)自我价值感在父亲在位与中学生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β=-0.17,P<0.05);(3)情绪弹性在父亲在位→抑郁的直接路径上存在调节作用。情绪弹性水平越高,父亲在位对中学生抑郁的保护作用越强。结论 父亲在位不仅可直接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自我价值感间接影响抑郁,且情绪弹性调节了父亲在位与抑郁的关系。
2025年03期 v.23 208-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宫琳然;孙崇勇;
目的 探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智慧推理的关系,以及自我反思两种视角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SLES)、情境智慧推理量表(SWIS)、自我距离倾向量表对天津市和吉林省两所高校6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Bootstrap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我沉浸(r=-0.15,P<0.01)、自我抽离(r=-0.56,P<0.01)、智慧推理(r=-0.49,P<0.01)呈负相关;自我沉浸与智慧推理(r=-0.13,P<0.05)呈负相关,自我抽离与智慧推理(r=0.70,P<0.01)呈正相关。压力性生活事件、自我沉浸视角负向预测大学生智慧推理(r=-0.07,P<0.05;r=-1.48,P<0.01),自我抽离视角正向预测大学生智慧推理(r=1.44,P<0.01);自我沉浸和低自我抽离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智慧推理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高自我抽离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智慧推理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结论 压力性生活事件负向预测智慧推理,自我反思两种视角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智慧推理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大学生面对压力性生活事件,高自我抽离水平对提高其智慧推理和降低压力性生活事件带来的负性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03期 v.23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静;陈永涌;杨莲莲;
目的 分析初中生家庭功能的总体情况。探讨初中生生活事件、家庭功能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检验生活事件是否在家庭功能与学业成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II-CV)、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8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学业成绩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家庭功能类型为平衡型和中间型的家庭共占比72.7%,家庭功能状况良好。(2)生活事件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r=-0.36,P<0.01),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r=-0.25,P<0.01),家庭功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r=0.32,P<0.01)。(3)生活事件在家庭功能和学业成绩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24.24%,Bootstrap输出的95%CI(0.03,0.13)。结论 家庭功能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生活事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2025年03期 v.23 22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白慧文;张珊珊;刘晓桐;
目的 为探讨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的影响及调节聚焦和心理韧性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调节聚焦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33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两个模型中,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分别为β=0.32,P<0.001,β=0.21,P<0.01);(2)防御聚焦和心理韧性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间均起单独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6和0.06,95%CI分别为(0.07,0.32)和(0.01,0.18)];(3)防御聚焦和心理韧性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05,95%CI为(0.02,0.13)]。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中学生抑郁在家庭风险变量下的形成机制,为调节父母过高的心理控制,缓解中学生的抑郁情绪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2025年03期 v.23 228-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孟晓娟;赵旋屹;伍凤霞;王璟鑫;朱一娇;
目的 探讨限制性团体沙盘疗法在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辅导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聋哑学校52名中职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社会适应能力为很差水平(<5分)的儿童12名,平衡性别、年级和社会适应能力后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名,采用单盲前后测设计,试验组儿童进行为期8次,历经2个月的限制性团体沙盘辅导,对照组不进行辅导,团体沙盘辅导结束后1周,再次进行社会适应能力问卷调查,对测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团体沙盘作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团体沙盘辅导后,试验组听力障碍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t=17.516,P<0.001)以及处理同伴关系(t=7.050,P<0.001)、自我管理(t=2.666,P<0.05)、服从技能(t=2.988,P<0.05)、表达意愿(t=5.534,P<0.01)分维度上都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儿童在团体沙盘作品的整合性、空间配置、充实性、流畅性、动力性、自我像方面,表现出治愈性变化。结论 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辅导,限制性团体沙盘疗法具有一定积极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2025年03期 v.23 235-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贺春荣;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对抑郁产生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 3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网络成瘾与反刍思维、抑郁呈正相关(r=0.60,0.51,P<0.001);反刍思维与抑郁呈正相关(r=0.43,P<0.001)。(2)网络成瘾对抑郁产生直接效应[95%CI(0.31,0.47)],反刍思维在网络成瘾和抑郁间存在中介效应[95%CI(0.14,0.22)]。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还可以通过反刍思维影响个体抑郁水平,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降低反刍思维来降低个体的抑郁水平。
2025年03期 v.23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俊男;韦辉;
目的 考察在不同拖延类型的大学生群体中,学业焦虑对拖延的影响,并分析手机成瘾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主动拖延量表、学业焦虑量表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44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拖延类型大学生在学业焦虑(t=-3.305,P<0.01)、手机成瘾(t=-2.231,P<0.05)和学业拖延(t=-4.75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学业焦虑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因拖延类型而异:在主动拖延大学生中,两者不相关;在被动拖延大学生中,两者呈正相关(r=0.164,P<0.01);(3)被动拖延大学生的学业焦虑可以通过手机成瘾间接预测学业拖延;手机成瘾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学业焦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在被动拖延大学生中更为显著,且手机成瘾在这一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2025年03期 v.23 247-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满心怡;赵立军;
目的 分析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其睡眠拖延的影响,并探讨学习压力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简单抽样方法纳入357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眠拖延量表、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习压力问卷分别评估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睡眠拖延以及学习压力水平。结果 调查发现,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睡眠拖延呈负相关(r=-0.406,P<0.01),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压力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均能预测睡眠拖延水平(t=1.981,P=0.048),且学习压力越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睡眠拖延的影响也就越强。结论 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负向预测睡眠拖延,学习压力的高低维度在两者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2025年03期 v.23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马淑贤;
目的 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自我接纳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以儿童心理虐待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0.58,P<0.01),与自我接纳呈负相关(r=-0.63,P<0.01),自我接纳与大学生抑郁情绪呈负相关;(2)儿童期心理虐待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情绪(β=11.61,P<0.001);(3)自我接纳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抑郁情绪之间起中介作用[3.87,95CI(2.778,4.999)]。结论 在儿童阶段受到的心理虐待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而且还有可能通过自我接纳间接对其抑郁情绪造成影响。
2025年03期 v.23 257-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杜瑞霞;尹芳杰;梁娜;
目的 为了解正念放松联合表达性艺术疗法对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作用。方法 选取河北省某城乡结合部小学六年级1个班44名学生为试验组,选择另外一个同学校同年级的班级44名学生为控制组,干预前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问卷(RSCA)对试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测,结果发现干预前试验组和控制组的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正念放松联合表达性艺术疗法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干预结束后对试验组和控制组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问卷(RSCA)进行后测。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和控制组在心理弹性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大于控制组。结论 正念放松与表达性艺术疗法结合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正念放松结合表达性艺术疗法可以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2025年03期 v.23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